【 行業動態】滄州市主要負責人因轄區內環境問題突出被環保部約談,引發民眾一片點贊聲。期待這樣的約談真能如滄州市長所表態的那樣成為一劑猛藥,帶動展開刮骨療毒式的環境整治攻堅戰。 約談當如一劑猛藥 推刮骨療毒式環境治理攻堅戰 日前,因為轄區內環境問題突出,受環保部委托,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對滄州市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華北督查中心負責人介紹,在環保部組織的多次督查中發現,滄州市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將直接影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局。 滄州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污水處理問題較為突出。滄州市運西污水處理廠部分廢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二是大氣治理存在薄弱環節。泊頭市寺門村鎮、韓集鎮及其周邊區域有500多家鑄造企業,大部分為作坊加工,生產環境普遍較差。三是部分企業環評違規情況突出。多家企業項目生產線未辦理環評手續。四是環境質量形勢不容樂觀! …h保部門監測顯示,近3年來,滄州市近海海域海水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硝酸鹽氮等監測指標呈惡化趨勢,其中硝酸鹽氮濃度均值連續兩年遞增近50%。約談會上,河北省滄州市市長王大虎表示,環保部的約談反映滄州市存在重發展、輕保護,重當前、輕長遠,重布置、輕落實的問題,是對滄州市的一劑猛藥,令人警醒。滄州市要深刻反醒,汲取教訓,舉一反三,立即推進全市環境整治攻堅戰。 如不加大環保力度,將不利于當地環境質量的改善,也將直接影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局。華北督查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約談當如一劑猛藥 環保約談是近年來我國環保的一種新手段,屬于警戒教育范疇。這也是節能減排等成為約束性指標后,環保成為硬杠杠的一個表現。從字面看,約談屬于動口不動手的軟約束,其實不然。它就像足球比賽中裁判出示的黃牌,既是對犯規行為的嚴重警告,也是一種嚴厲的處罰累計兩張黃牌,犯規者被紅牌罰下直接出局。環保部的約談對地方的警戒作用應當是巨大的。當然,這劑猛藥能否真正發揮刮骨療毒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地方能否真正舉一反三、持之以恒、真抓實干。另一方面,還在于環保部對那些陽奉陰違者有沒有后續手段和反制措施。如果環保部能對那些屢談不改者堅決亮紅牌,通過環境限批等強硬措施,讓無視警告者在整改前無資金、無土地、無項目可發展,這樣,約談的威力才能真正成為治病救人的良藥。 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發展道路問題,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談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環保部長周生賢的觀點切中肯綮。我們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在大視野中審視環保問題,在更高層面建設生態文明,使環保更有剛性、未來更有后勁。 同志近指出: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要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應該成為企業發展的緊箍咒,也應該成為地方發展經濟的指南針,更應該成為環保的尚方寶劍。 因此,維護生態環境,需要環保硬起來。對于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要約談更要問責。首先,必須盡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力、運轉的環境監督體系,確立環境監督機構的法律地位;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法規權限,理順環境監督層級權限,增強國家監察能力,完善地方環境監督機構。同時,強化問責機制,對治污不力,約談之后整改不到位的地區,對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查處,以此倒逼地方摒棄唯GDP是舉的偏執政績觀,遏制權大于法的利益沖動。 約談不空談,一板一眼,說一不二,制度才有剛性,環保才有權威。期待這樣的約談真能如市長所表態的那樣成為一劑猛藥,帶動展開刮骨療毒式的環境整治攻堅戰。
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幾乎老少皆知,但真正理解其含義的人并不多。水是人體內含量多的成分,達到70%,嬰兒甚至占到80%。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險?茖W研究證實,人只要有水,20天不吃食物不會餓死,但如果沒有水,3至7天就會死于脫水。 在經濟急速興隆的今日,水的應用極為普遍,經久之遠,會構成水資本的潰貶缺乏。為了人類明生成存的更幸福美好,在水源有限的今日,大家要顧惜點滴細水,包括各類污水廢水。關于污水廢水可有效地回收措置再用。 在水資源日漸匱乏的今天,污水處理和二次供水成為很多城市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措施。然而,污水經過處理后就不威脅健康嗎?經過消毒的水是否能使用?昨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專項會議之美麗深圳,生態家園討論會上,政協委員何唯平表示,深圳如今的二次供水多采用液氯消毒,難以消除病菌,建議采用紫外線消毒。 我前不久參加了人居委牽頭的考察工作,一個增加了900個床位,一共投資11億元,但只有200萬元用于污水處理。何唯平認為,單就擴建的部分而言,這筆投入不足以支持擴建部分所產生的污水的處理,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若不經過的消毒、滅活等無害化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會造成水、土壤的污染。 我們的污水排放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很多病菌使用液氯是無法消除的。何唯平表示,深圳如今的二次供水多采用液氯消毒,難以消除病菌,消毒方式急需淘汰。 據我所知,深圳某個區就曾經發生澆花花澆死的現象。何唯平告訴記者,不少機構采用的二次供水,有時候液氯超標幾十倍。此外,深圳很多游泳池也存在液氯超標現象,以為消毒物濃度達到了,就能起到消毒的目的,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