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通用機械干燥設備行業協會預測,今后幾年,我國化工行業干燥設備需求量將達到3000臺(套)左右;制干燥設備年需求量將達到3000臺(套)左右;農林、糧食、輕工等行業用烘干設備年需求量預計將達到5000臺(套)左右。目前,我國干燥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80%以上。預計"十五"期間,國產干燥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90%以上。 只有夕陽技術,沒有夕陽產業。干燥設備行業由于起步晚,屬于傳統制造業,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干燥設備和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目前,國內干燥設備科技含量的提高,正在產生令人欣喜的效果。長期以來,國內干燥設備行業一直有這樣的特點:生產規模小,入門門檻低,整體技術含量不高,但如今,高科技含量產品正在催生干燥設備制造業骨干企業的涌現。 干燥設備在來說,設備產業屬于新興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的空間邊不容我們小覷,到目前為止,我國干燥設備產業的顯著發展特點是科技研發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經不再是以前靠價格打拼的時代。 干燥器的未來發展將在深入研究干燥設備理和物料干燥特性,掌握對不同物料的操作條件下,開發和改進干燥器;另外,大型化、高強度、高經濟性,以及改進對原料的適應性和產品質量,是干燥器發展的基本趨勢;干燥器的發展還要重視節能和能量綜合利用,如采用各種聯合加熱方式,移植熱泵和熱管技術,開發太陽能干燥器等;還要發展干燥器的自動控制技術、以保證操作條件的實現。 我國干燥設備行業的發展現狀是我國干燥設備行業雖然起步晚,但是已經進入了比較成熟的發展階段,國產干燥設備在化工、醫藥、食品、紡織、造紙等各行各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二十世紀遠紅外線和微波干燥設備的出現,代表著干燥技術已經從過去單純的風力干燥、熱干燥轉而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發展。 隨著人類對環保的重視,改進干燥設備的環境保護措施以減少粉塵和廢氣的外泄等,也將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專家稱,通過技術競爭,走強強聯合、優勝劣汰的道路,培育出業內實力雄厚的領袖型企業,也許指日可待了。目前的太陽能干燥設備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它的投資小,效益明顯,較為環保方便控制,可以廣泛應用于低溫干燥的各個行業。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干燥設備技術一定能夠在今后的發展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國干燥設備行業走上良性發展道路,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快建立標準體系。企業應該對自己產品的質量標準有很高的要求,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發展。從化工角度制定干燥設備標準的工作還沒有大面積展開,很多干燥設備企業還沒有高度重視標準。另外,標準會規范企業內部的管理,標準中有定量的指標約束。干燥設備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次,設備本身結構的升級相對來講是比較次要的,企業要強化這樣的意識在設計制造干燥設備時,首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是設備與工藝的結合,要根據物料的性質來確定設備結構。干燥設備行業內的高端企業都是能夠把設備與工藝很好地結合的企業,都是對下游用戶的物料有深刻了解的企業。在很多設備使用失敗的例子中,大家都認為是設備的問題,其實是設備與物料不相匹配的問題。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對下游用戶物料的了解和認識,以此來設計生產設備。 再次,企業數量不一定很多,但企業要有一定的規模和技術水平。我國發展干燥技術的時間不是很長,企業過去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和大的行業,日子都算能過得去,還能支撐下去。我國干燥行業的規律是,入門門檻比較低,普通工人就可以辦一個企業,這也是企業數量比較多的原因。另外,下游用戶對干燥設備的需求范圍比較寬,高中低端的產品都需要,中小型干燥設備企業也有生存的空間。當然,一旦下游需求有大的波動時,中小干燥設備企業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農村生態環境令人擔憂。村鎮小企業違法排污、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滯后,農村化肥農藥過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等突出問題,使農村環境質量逐漸惡化,不僅威脅著農民身體健康,而且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隨著城鎮化腳步的不斷加快,農村環境作為環境治理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家十二五規劃就提出要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2013年多個涉及農村環境治理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首次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進行系統闡述,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年農村環保政策法規日漸完善,這一年農村環境問題受到各地方高度重視,這一年農村環境治理的春風吹起…… 農村環保建設統一引導政策可操作性更強據悉,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行動計劃》后,由環保部牽頭的《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計劃》也正在編制中。國務院制定的三大環境行動計劃將陸續出臺,占三分之一權重的農村環境治理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人士指出,未來政策也將在資金投入、用地用電優惠等方面對農村環境治理予以傾斜。十二五期間,農村環保的重點領域是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等。預計農村污水、垃圾、畜禽養殖市場空間分別為521億元、767億元和1320億元。可以看出,在農村環境治理中,水和固廢無疑是重要的方面。 2012年環保部就出臺了關于農村環境治理的6項指導性技術文件,涉及農村環境治理的多個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環保部又首批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環保政策文件(下稱《文件》)。有券商環保研究員認為,此次環保部印發的四項文件,內容可操作性更強,使得未來投資落實有據可查。四項《文件》針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農村小型畜禽養殖污染四個方面,給出項目建設及投資指南,配合三中全會公告中生態紅線的提法,將使得農村環保市場進一步打開。 農村環境治理有法可依農村環保領域部法律出臺我國是畜牧業大國,但由于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缺乏必要的引導和規劃,進而出現了布局不合理、種養脫節的現象,終導致畜禽養殖污染成為我國農業污染的主要來源。近期環保部發布的四項文件中就涉及畜禽養殖污染,然而如此重要的領域,法律法規卻并不完善。面對當前的農業污染形勢,目前法律法規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明顯不足,難以有效解決當前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 國務院發布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填補了我國國家層面上專門的農業環境保護類法律法規的空白。 以當前的環境形勢為著眼點,《條例》為畜禽養殖污染提供了充足的法制保障。從扶持畜禽養殖污染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入手,《條例》對畜禽養殖廢棄物排放作出了嚴格規定,要求向環境排放的必須經過處理,且應當符合國家和總量控制指標。 作為我國農村環保領域的部法律,《條例》的頒布將大力提升我國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整體水平,并成為環境保護部門解決畜禽養殖業污染工作的有力抓手。 農村環境治理展開地方政策向農村環境治理傾斜國家層面對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視,以及農村環境的日益惡化,引發全國各地政策逐漸向農村環境治理傾斜,農村環保受到地方的重視,財政支持力度加大。 2013年6月,寧夏印發《農村環境保護規劃(2011―2020年)》,填補了我國農村環保領域的空白。近日安徽財政廳也為3萬村莊提出環保方案,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體系。山東省也發布消息稱, 國家對農村環境治理的關注度提高,農村環境治理的機遇和空間也將逐步打開。據住建部發布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013年第二季度建設和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已有650個設市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目前多家環保企業將視線投入農村環保市場,如桑德、安力斯等企業已有多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且北控水務、國中水務等企業也十分關注農村污水市場。其中,日前國中水務與丹麥某公司洽談有關合作事宜,以期引進丹麥公司緊湊型的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進入農村污水處理市場。曉清環保近幾年也走向農村和城鎮,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路線,破解我國鄉鎮污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