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5131522
由于秸稈產業鏈尚未形成,收集成本高及體系缺陷也難以滿足規;I利用的需要。就目前來看,國家政策主要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產品,對生產企業給予支持,但在秸稈收儲運、終端產品應用等薄弱環節,卻依然缺乏相應的政策措施。另外,由于秸稈收集機械一次性投資大、作業時間短、機械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也影響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因此,筆者認為,應在統籌考慮秸稈收、儲、運、用各環節的支持方式時,按照秸稈產地合理區域半徑的就近、就地利用原則,降低收儲運成本,建立健全政府推動、秸稈利用企業和收儲組織為軸心、經紀人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同時,國家應盡快制定和完善可操作的制度和補貼扶持政策,在農機化補貼扶持政策基礎上,單獨給予秸稈機械補貼優惠政策,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大旋耕機、反轉滅茬機、秸稈粉碎機等先進適用農機具推廣力度,全面提高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綜合利用率,并且國家應重視對秸稈收儲運技術和裝備研發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