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堯木質顆粒機¥廠家
生顆粒鍋爐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設備來講相對于的鍋爐其優勢和性能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可木質顆粒、秸稈顆粒,為可再生資源,來源廣泛,成本低廉。
2、全自動化控制、操作簡便,設有自動給料、自動點火,抽屜式除灰
3、設有防回火裝置,內膽選用耐高溫材料制作,使用壽命長。
4、低碳環保、節能、無可見煙塵排放,符合GB13271煙塵排放的。其運行成本比燃油(氣、電)30%-60%以上。
5、火口直徑和火口高度均可按實際工況決定,適用更靈活。
6、產品可替代燃(油氣)機,特別在噴涂設備、電鍍設備、涂布設備、食品及紙品烘干、壓鑄機(熔鋁熔鋅)爐行業效果更佳。
生顆粒機是清潔能源,但是,前提是生完全情況下。在生完全的情況下,其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蒸氣和灰塵,其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與天燃氣相近;而且生是可再生能源,對于全球來說,碳排放為零。但生直接不能保證其能完全,所以當以生顆粒作為燃料時,目前采用的是利用生顆粒機,使生顆粒進行二次,從而達到完全的效果。二次會加熱損耗,熱效率;特別是采用水冷對爐體進行冷卻時,大量的熱量被冷卻水帶走。躍進生顆粒機,在對爐內風道、一二次給風,以及給風風機的改進和完善的基礎上,使采用風冷的爐體表面溫度不高于其它品牌采用水冷的爐體表面溫度,一二次風的改進,還大大甚至了結焦現象。
青昊生顆粒機的特點是:
1.獨特的一、二次風道設計和配置自主研發的專用風機,不僅效果良好,而且機的風冷達到水冷效果,從而避免了熱量的額外損失,所以我公司的生顆粒機的熱效率在市場上同類產品中處于地位;
2.合理的一二次給風使爐排能充分的冷卻,從而避免了常見的爐排結焦現象的發生;
3.超大料倉和的上料,讓我公司的機成為市上擁有不僅體積大而且倉面低于人眼視線的生顆粒料倉,這種料倉不僅觀察方便,上料更方便;
4.超厚高鋁耐火料澆鑄層,配合良好的風冷,使我公司生產的生半氣化機的爐體的使用壽命在同類產品中處于地位;
5.自動控制中的延時關機功能,讓使用更方便。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
2000年—
在新形勢下,能源發展思路要轉變,首先需要看清楚能源新常態長啥樣,要”知新”,則需要先”溫故”。
能源”舊常態”是啥樣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是我國能源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
在這一發展階段,產能、保障供應是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務,能源發展的首要特征是”個頭長得快”。
第二個特征是各能源品種發展以”單打獨斗”為主,相互之間統籌較少。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經濟各行各業均在迅猛發展,對各個能源品種的需求都很大,每個能源品種均需全力發展產能以社會需求,“單打獨斗”符合當時情況,并且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各能源品種相互之間并未出現需要協調發展的迫切性。例如,由于實際發展速度超出了”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目標,這期間各能源品種、各類電源都在”埋頭苦干”,都沒有考慮相互之間的統籌協調,但能源并未出現較為嚴重問題。
第三個特征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需求發展較快情況下,優先發展大基地、大型項目、大輸送,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較快供應能力。例如,重點建設了晉北陜北等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兩淮貴州等大型煤電基地、長江中上游等大型水電基地我國60萬千瓦級機組從2000年的20臺發展到2012年的437臺,100萬千瓦級機組從2005年2臺發展到2012年的51臺,這些機組的容量占到煤電裝機規模增量的約60%。
為什么會”變臉”
能源服務于經濟發展,能源發展形勢的變化完全取決于經濟發展轉變!笔濉敝泻笃,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其主要特征就是GDP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
這些特征表明,經濟將逐步土地、資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投資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逐步向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產業升級。
不同行業的單位GDP能耗差別較大,以2015年為例,
不同行業消費的終端能源品種也有差別,對于高耗能行業,終端能源主要是煤炭(包括焦炭)和電能,對于第三產業和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行業,終端能源主要是電能以及天然氣。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驅動力從工業逐步轉向第三產業,工業內部從投資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步轉為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行業,這些行業能耗普遍較低。對能源需求影響較大的高能耗行業發展將平臺期,甚至下降期。能源必然要從”青年期”的快速發展轉變到”中年期”的注重內功。
能源發展”新常態”長啥樣
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行業發展重點,就有不同的能源消費特點,經濟新常態下,我國能源發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新特點。
一是”個頭長得慢”。因為經濟增長驅動力轉換到較低能耗、較高產出的行業,支撐經濟增長需要的能源消費增速與之前相比必然會放緩!赌茉窗l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為《規劃》)預計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量在50億噸煤以內,“十三五”年均增速低于3%,與”舊常態”
二是”更干凈了”。從內因來看,隨著驅動經濟增長的主導行業在,對能源品種的需求更多地轉向了清潔能源。從外因來看,當前污染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倒逼清潔能源需要加速發展。也對能源結構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
三是”更勻稱了”。首先各能源品種之間將更注重統籌發展,消費增速放緩,需求增量將較為有限,同時在工業、交通、建筑領域將加大能源替代的力度,對于單一能源品種,其發展需要考慮其他能源品種對其影響。
其次能源建設在地區之間的布局將更合理,“十二五”中后期以來,一些能源建設布局不協調的問題開始顯現,并越來越嚴重。例如,“十二五”期間棄風率達到17%,三北地區個別省份棄風率達40%以上《規劃》已經開始著手新能源的布局,容量指標向消納能力強的地區傾斜。
四是”更節約了”。提率是新常態下能源工作主要目標。對于能源行業,提率主要是一次能源轉化為二次能源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