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專用VOCs油氣處理回收裝置介紹:
加油站VOCs氣體回收的必要性及流程圖:
加油站的油氣污染主要有五方面危害:一是污染環境空氣和水資源;二是傷害人身健康、引發多種疾;三是增加發生火災和爆炸危險性(非常小的火星能量(0.2-2.5MJ)就能點燃油氣,油氣一旦著火就會以每秒2米的速度迅猛蔓延,一旦發生火災,又會釋放大量熱能,加速油氣蒸發,隨著油氣濃度增大,燃燒和爆炸也會交替出現);四是降低油品質量技術指標(油品蒸發損耗的是較輕的組分,隨著輕餾成分蒸發,油氣初餾點升高,蒸氣壓下降,啟動性能變差,辛烷值降低。據有關資料介紹,汽油在其損耗率達到1.2 %時,起初餾點升高3℃,蒸氣壓下降20%,辛烷值下降0.5個單位。);五是增大了油量損耗和經濟損失。
加油站油氣處理回收裝置使用可減少加油站散發的汽油味,加油站散發的汽油味是由于油氣揮發到空氣中會造成的污染,這種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會直接造成臭氧超標。臭氧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空氣質量的第二大污染物,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是我國目前大氣污染專項行動之一。
因此加油站加裝油氣回收裝置可以大大改善空氣質量,減少安全隱患,節約能源。
應用范圍:主要針對加油站進行油氣回收改造。
技術參數
電源:AC/380V 50HZ 功率:2.7kw 流量:30-120m3/h
冷凝溫度:-25℃ 油氣排放處理率:≥97% 排放高度: ≥4米
防爆等級:dⅡBT4 防護等級:IP54 噪音:≤65dB
尾氣排放濃度: ≤25g/m3 (GB 20952-2007) 濕度:20~90%RH
設備環境:溫度:-25℃~60℃ 使用年限:≥10年
設備外殼:SUS304不銹鋼設計
◆冷凝系統
利用冷凝劑通過熱交換器來冷凝油氣,該工藝主要采用連續冷卻的方法,降低油氣溫度使其液化最終達到油氣回收的目的 。缺點:只能回收油,排放濃度不易保障。
◆冷凝系統+吸附系統
采用低溫制冷的方法使油氣中的輕烴直接冷凝下來,而實現油氣回收,然后利用未冷凝的混合氣體中各組分與吸附材料間結合力強弱的差別,油氣中的烴組分會進入吸附劑的孔隙中被吸附下來,而空氣和水蒸氣則不能被吸附,從而實現油氣回收。缺點:裝置現場未有緊急停機保護功能,需手動操作解析吸附劑;
◆冷凝系統+吸附系統+PLC自控系統
1)無人值守、自動運行(-150~300pa內可設定);
2)實時顯示系統壓力;
3)顯示系統運行過程狀態;
4)顯示系統單次運行時間及累計運行時間;
5)顯示系統單次處理流量及累計處理流量;
6)顯示系統故障報警信息及故障自動診斷功能;
7)數據存儲及查詢;
8)預留上傳/打印功能及尾氣在線濃度檢測口(含信號線)
9)故障及危險氣體超標報警連鎖停機保護功能;
10)實時動態監測;
11)活性炭罐(自動吸脫附)
---------------------------------------------------------------------------------------------------------------------------------------------------------------------
其次,我們必須恢復河流,池塘,湖泊和溝渠的生態功能。要充分利用農村連片整改的機遇,加快溝,塘,湖的疏浚,擴建和加固,增加現有設施的蓄洪和節水能力;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防止好地方的恢復重建。污染和淤泥;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充分發揮村(鎮)的有效性,及時停止和查處有意將固體廢物傾倒入河流,溝壑,池塘,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并依法查處法規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責任。“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最后,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和方針是通過放開,開放和加強來強化市場。在其他有競爭力的部門配備電價,開放電力和電力計劃超出公益和監管措施,提高交易機構的相對表現,加強和加強電力總體規劃,加強電力供應和可靠供應。這項改革計劃伴隨著通過3月5日的工作,報告提到加快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系統改革相互呼應?傊,固體廢棄物行業可被視為國內外水務公司轉型的共同目標之一。盡管業界公認的水處理市場比起步晚,但本地公司迅速崛起,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在前面的分析中,Yumo表示,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已經走下坡路,但水務公司已經開始布置固體廢棄物行業。其中,危險廢物行業因其門檻高,毛利率高而特別火爆,而國內有危險廢物管理和處置技術的企業,許可證和已經有一定數量的允許處置的企業受到買家。這在8月份的兼并案中得到了證實。截至目前,2017年危險廢棄物行業共發起10多起并購交易,累計交易金額近30億元。并購方包括凱德桑德,新余環保等行業資深人士,以及清水源,圣云環保,中國黃金等。這位后起之秀擁有越來越多的跨界球員,如金源。行業分析師普遍指出,隨著并購危險廢物等領域的興起,整個環保產業鏈將迎來一個新的氛圍。節能服務行業為能源使用單位提供服務。與行業相比,節能服務行業資金和技術水平較高。截至2013年底,全國有近5000家企業從事節能服務,產值超過2000億元。從服務角度看,范圍已擴大到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等許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