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威脅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完全置貿易伙伴、相關產業乃至全球利益于不顧,使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面對這種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已表明堅決應對的決心。
美國政府應該明白,貿易“霸凌”在中國行不通。在美方拋出“千億美元”威脅后,中國商務部作出堅決回應,中方已做好充分準備,將毫不猶豫,大力反擊,奉陪到底,反擊方式不排除任何選項。
中方立場非常明確:捍衛利益,捍衛多邊貿易體系。面對貿易戰威脅,中方不想打,但不怕打。不想打,是因為貿易戰無贏家,結果是雙輸;不怕打,是因為為了捍衛和人民利益必須打,為維護自由貿易和國際多邊體制必須打,體現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美方一直標榜尋求公平貿易,但事實上正走向其反面。華盛頓挑起貿易摩擦的立論是基于錯誤的事實依據和偏差的統計口徑,美對外貿易逆差與其自身經濟和貨幣結構性問題以及限制高技術出口等政策密切相關。
美中兩國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供應鏈樞紐,是全球重要市場;中美不僅提供全球經濟發展動能,更提供全球公共產品。作為世界強國,美國應助推世界經濟固本培元,而不是攪亂全球體系,強橫霸蠻。
美國的貿易“霸凌”已在全球引發不滿。韓國宣布了反制措施,準備對進口自美國的部分商品對等征稅,以回應美方對韓國相關產品征收保障性關稅的做法。針對美國加征鋼鋁關稅舉措,歐盟和德國、法國、日本、土耳其等紛紛表示考慮采取反制行動。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日前評價美國依據“301調查”擬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時表示,反對任何有違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貿易措施。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則在近日公開批評美國成為自由貿易的大威脅,同時點贊中國捍衛自由貿易的舉動。
公道自在人心。美國如果繼續以單邊主義沖擊全球多邊體制,以貿易保護主義阻礙全球自由貿易,必食自種苦果。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8日下午舉行,會上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2018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預計,未來幾年E11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態勢,但大幅上行的壓力較大,并且不排除個別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報告》根據國際貨幣組織的數據測算,2018-2022年E11的GDP增長率均超過5%。以購買力平價計算,2018年E11各經濟體經濟總量加權增長率為5.2%。2018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約為6.5%,此后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5.8%;印度則相反,從7.4%持續升至8.2%。
具體而言,《報告》提出,隨著中國經濟規模不斷增大,高速增長的發展模式將不可持續,在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必然帶來經濟增速下滑,但增長質量提升。
莫迪政府推行的系列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廢鈔令和商品與稅改革雖在短期內給印度經濟帶來較大沖擊,但在長期內會產生更多的收益,因而其未來經濟發展前景較好。
巴西經濟已走出衰退的陰影,經濟復蘇的勢頭進一步鞏固,預計其GDP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1.5%升至2019年的2.0%,并穩定在該水平。
在朝核問題沖擊可控的情況下,《報告》預計未來五年韓國經濟增長率將基本穩定在3.0%左右。
《報告》認為,以上四大經濟體的健康發展,將為E11經濟整體實現中高速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8年部分新興經濟體將主動或被動加息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8日下午舉行,會上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2018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預測,2018年,部分新興經濟體將主動或被動加息。
《報告》預計,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為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挑戰。
首先,隨著美歐貨幣政策調整特別是美聯儲連續加息,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面臨緊縮壓力。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情況下,新興經濟體面臨國際資本大幅外流的風險,部分E11不得不提高利率以避免資本大幅外流和本幣貶值,這迫使一些新興經濟體對過去執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進行調整。因此,預計2018年部分新興經濟體將會主動或被動加息。
其次,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造成主要國際貨幣匯率出現分化,進而導致釘住這些貨幣的新興經濟體貨幣匯率劇烈波動。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分化也會造成國際資本流動更為劇烈,從而給新興經濟體經濟的平穩運行帶來挑戰。
新興經濟體市場發展存在諸多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8日下午舉行,會上發布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2018年度報告》(下稱《報告》)提出,今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斷加強,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都將為新興經濟體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基本面。與此同時,復雜的外部環境依然使新興經濟體市場發展存在諸多挑戰。
《報告》分析,2017年E11經濟增速顯著回升,市場的吸引力明顯提高,無論是市場還是債券市場都有良好表現。展望2018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斷加強,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這為新興經濟體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
與此同時,從國際環境看,美聯儲將會繼續提升利率水平,歐洲央行雖開始減少資產購買,但仍將維持目前的低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則堅持推行超寬松貨幣政策,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分歧愈加明顯。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仍是影響E11市場走勢的重要外部因素。美國非常規貨幣政策加速退出所帶來的溢出效應,以及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歧,將使新興經濟體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報告》分析,在美聯儲逐步加息以及稅制改革的背景下,美元仍有較大的可能性在2018年走強,這可能會加劇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壓力。從貿易渠道看,貨幣貶值雖有利于促進新興經濟體對外出口,但是這種效應在短期內可能難以顯現。sdghgg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4月3日建議對來自中國的約1300種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機械等行業,金額約50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隨即公布了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以及飛機等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對等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5日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的額外1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商務部迅速回應稱,如果美方堅持搞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將奉陪到底,必定采取新的綜合應對措施捍衛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我國是美國大豆的重要出口市場,如果我國終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征25%的關稅,將給國內外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分析人士稱,大豆既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又是重要的禽畜飼料原料。從全球大豆貿易格局來看,美國是全球大豆重要產地,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雙方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皩γ绹蠖辜诱麝P稅,或推高我國相關農產品、食用油、肉類制品的價格,進而帶來CPI上漲壓力!鄙鲜龇治鋈耸勘硎。
興業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2016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占國內消費量的33%,占全球產量的近10%。南美地區也是全球大豆的重要產地,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占全球產量的近一半。但美國與南美大豆收獲季節不同,南美大豆從貿易量和收獲季節來看,或難以完全替代美國大豆。2017年國內大豆庫存約占消費量的19%,較高的國內大豆庫存一定程度上能夠緩釋美豆進口減少的沖擊。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對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高達50%,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這一反制措施是較為艱難的抉擇。如果正式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價格將上升,國內大豆進口缺口可能在1000萬—2000萬噸,我國可能會從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等國采購大豆來彌補缺口。
德國商業和研究機構AgResource認為,每年4月起中國自南美的進口大豆數量都會占據主導,就算中國終不能完全回避美國大豆,但未來至少5—6個月可以從巴西進口大豆。因此,中國短期內不會面臨大豆供應不足的局面。
對于中國反制措施公布后,美國大豆價格從快速下跌到企穩的變化,王駿分析說,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征關稅,將對美國大豆年度銷售量產生重要影響,利空美國大豆價格。但隨后市場認為貿易戰或不會真正爆發,雙方重返談判桌的可能性較大,大豆價格也隨之回升。
大商所4月4日也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提醒各會員單位關注市場動態,加強風險管理,引導市場參與者理性合規。根據所風險管理辦法,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各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和金標準。市場人士判斷,清明節假期后,如相關品種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大商所有可能擴大相關品種漲跌停板幅度,提高金標準,化解市場風險。
“美國挑起貿易爭端破壞了現行的全球產業分工,阻斷了原有的正常貿易流,短期將使全球經濟活動進入紊亂狀態,全球各種商品的價格結構短期內出現急劇的變化,不僅對中美兩國經濟造成傷害,也將使全球經濟前景變得暗淡。”國投安信研究院院長郭建權說。
郭建權認為,伴隨我國內需的擴大,我國經濟對進出口的依賴度總體在下降,再者 而隨著普氏指數近幾年的持續運行,在其定價機制中的漏洞也一直被人詬病。近期出現的關于嘉吉利用普氏定價機制漏洞進行的一系列操作,終達到左右普氏指數目的,就不能簡簡單單地將這件事得過且過了,畢竟在鐵礦石如此大宗的產品上,每一美金的波動都會牽扯到天量的變量! ∷、線材二、影響因素分析 螺紋鋼本月庫存241萬噸,比上月減少62萬噸,下降20.3%(具體見圖8)。其中鋼材市場庫存223萬噸,比上月減少61萬噸,港口庫存18萬噸,比上月減少0.4萬噸。進出口總值占GDP的比重從10年前的60%左右降至當前34%的水平,目前這一比重依舊處于下降過程中。但美國進出口總值占其GDP比重近10年一直維持在30%左右,其內需市場難有擴張。相比之下,我國的內需市場仍有廣闊潛力,在應對貿易戰上更有戰略縱深。
近期(12月11日-12月15日)受鋼材行業價格整體回暖趨勢影響,鍍鋅板上游熱軋板卷價格小幅上漲,整體漲幅0.12%,鋅價格整體漲幅1.28,直接上游原料支撐,鍍鋅板價格持續上漲,同時下游彩涂板價格小幅上漲! 《、 進口企業動態 10月份熱卷一改傳統旺季常態,社會庫存不降反增,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需求遠不及預期。一是因為10月份受相關會議影響,多地因環保督查鋼產品的生產及下游需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二是因為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板材的價格整體出現大幅拉漲,下游成本也相應趨高,貿易商拿貨心態更為謹慎,這都導致了國內熱卷社會庫存出現增幅。不過隨著會議的解除,各地的需求緩慢回升,而后期的供應偏緊預期或對熱卷價格形成一定利好! 祿@示,10月13日,全國及河北高爐開工率分別為73.48%和70.79%,較9月29日分別回落1.66和4.45個百分點,分別創9個月以來和2013年5月以來新低。10月中旬高爐開工率再創新低,粗鋼高產量或難以持續,鋼材供應或再度出現緊張狀況,鋼材價格走強或導致鐵礦石價格止跌回升,而鋼材成本支撐問題將不再是10月影響鋼材價格的主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