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3月23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并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蛇_600億美元。
這對國內鋼材價格將會產生什么影響?看看Mysteel研究中心分析師孔德群怎么說——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過去幾年中國對美國鋼材產品的出口情況和美國鋼材產品的進口情況:
由于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占比都較低,2015年為2.16%,2016年為1.08%,而這一比例在2006年時為12.22%。
2017年,我國直接出口鋼材至美國118萬噸,僅占中國鋼材出口總量1.57%。
據美國商務部2018年2月公布的《The Effect of Imports of Steel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占美國進口總量的2.2%。
可以看出,在美國多次對中國實行反傾銷、反補貼政策之后,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鋼材總量較小,所以,美國加征25%的關稅政策對于我國直接出口至美國的鋼材影響量非常有限。
但是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曲線救國”路線,具體來說就是采取轉口貿易方式通過東南亞地區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于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
同時,在公布加增進口關稅協定后,美國又增加了一些關稅豁免國如加拿大、墨西哥、韓國、澳大利亞、歐盟等,而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不在此列。如此有針對性的政策,在鋼鐵領域掀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也一定程度上證明美國已經在戰略層面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來對待。
所以我們預計,未來如美國繼續增加關稅豁免國名額,會提出一系列條件,如要求中國鋼材的轉出口集中對出口進行一定限制,進一步“堵死”中國鋼材流入美道。sdghgg
再看國內,2018年鋼材供需格局與2017年略有不同,2017年去產能、打擊“地條鋼”行動,導致供應端呈現階段性、結構性不平衡情況,推動鋼價穩步攀升。
經過去年下半年鋼廠提高產能利用率和鼓勵短流程生產的發展、產能置換等政策,使得電爐產能和產量情況相較去年有所增長,電爐生產增量已經可以彌補階段性缺口,所以今年供需矛盾沒有像去年那么明顯,鋼價一定會回歸供需基本面,而上述部分“出不去”的鋼材,會對國內鋼材需求帶來壓力。
今天,我們看到受到消息面沖擊,各個品種幾乎都呈現斷崖式下跌態勢,期螺、熱卷均跳空低開,這無疑是市場對此次事件的集中反應和情緒宣泄。但在現貨層面,我認為仍要密切關注供需關系,這才是影響長期價格走勢的決定性因素。
本周Myspic綜合指數報144點,較上一周下跌3.63%。其中,長材指數報159.41點,較上一周下跌4.05%。本周建筑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全國25個市場螺紋HRB400(20mm)均價為3869元/噸,較上周大幅大跌209元/噸。
本周扁平材指數為129.26,較上周相比下跌3.13%。其中,熱卷價格指數較上周下跌4.43%,中厚板價格指數較上周下跌1.63%。本周全國熱軋板卷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全國24個熱軋4.75mm市場均價3944元/噸,較上周價格大跌157元/噸。20mm中厚板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全國24個主要市場20mm普中板平均價格為4190元/噸,較上周下跌74元/噸。
《經濟參考報》記者22日從商務部獲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3月19日發布公告,決定終止碳鋼與合金鋼337案反壟斷指控調查。委員會裁定,原告要證明因被告的壟斷行為而受到損害,因原告無法證明,所以不具有訴訟資格。至此,歷經三年,中國鋼鐵企業在337調查案反壟斷、竊取商業秘密、虛構原產地三個訴點全部勝訴,成功保住了近28億美元的鋼鐵出口市場。
2016年5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本次指控幾乎涵蓋了中國對美出口的所有鋼鐵產品,調查對象包括寶鋼、首鋼、鞍鋼等40家鋼鐵企業,中國所有大型骨干鋼鐵企業都在其中,這在中國遭遇的美國337調查案件中是前所未有的。
據悉,此次調查針對以下三個方面對中國鋼鐵產業進行了指控:一是指控中國鋼鐵企業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組織下,形成壟斷聯盟,通過價格同盟、控制產量及出口量等手段,與美國鋼鐵企業進行不正當競爭,即反壟斷訴點;二是指控中國政府于2010年和2011年利用黑客對美國鋼鐵公司發動網絡攻擊,竊取商業秘密供中國國有鋼鐵企業研發高強度鋼,中國鋼鐵企業隨后將生產的產品出口至美國,即竊取商業秘密訴點;三是指控中國企業為逃避美國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虛構產品原產地,從其他轉運鋼鐵產品出口至美國,即虛構原產地訴點。
來勢洶洶的337調查案,是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陸續發起“雙反”措施及保障措施后又一新的貿易限制措施。ITC在其聲明中表示,美國鋼鐵公司請求其發布性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及禁止令。如果該案諸多訴點中的任一訴點敗訴,都意味著中國鋼鐵產品將被驅逐出美國市場。更令人擔憂的是,敗訴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導致其他有關和地區政府以貿易轉移為由對中國鋼鐵產品采取進一步的貿易限制措施,以此遏制和打擊中國鋼鐵產業。這樣一來,中國整個鋼鐵行業必將面臨寒冬。此外,一系列毫無事實依據的指控,還可能對中國政府和企業形象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此次337調查案一出,商務部迅速通知中國鋼鐵協會和涉案企業,解答企業關于涉案產品和美方各項指控的疑問,指導協會和企業梳理相關法律事實和證據,鼓勵企業拿起法律武器,積極開展應對工作。與此同時,商務部還積極通過高層訪問、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等場合向美國交涉,表達對此案的立場和關注。在應訴的過程中,上述所提到的美方對中國三個不實指控,被一一擊碎。
2017年2月,該案申請人被迫提出有關竊取商業秘密訴點的撤訴動議,ITC行政法官裁決終止該指控調查;2017年11月,ITC正式發布決定,認定中國企業不存在虛構原產地行為,終止該訴點的調查;2018年3月19日,ITC決定終止反壟斷指控訴點的調查。至此,中國涉案鋼企在該案的三個訴點全部獲勝。
事件: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政府宣布,根據301調查結果,計劃將對至少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鐵路,新能源汽車和高科技等1300個產品類別將受影響。隨后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時將這一數字“修正”為600億美元,并表示只是許多措施中的第一步。此外,美國將針對對華技術轉移和中資收購美國公司施加限制。此次決定被認為是美國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標志。
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的決定,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駐美大使館表示對美國的貿易戰將“奉陪到底”。隨后商務部公告稱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按2017年數據統計,具體受影響的貿易額可能將達到30億美元。
1. 貿易戰的目的
作為公認的“反全球化者”,特朗普在參加總統競選時期就表明了他對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現狀不滿,而他上任后陸續推出的鋼鋁產品關稅和針對中國的大規模征收關稅則表明他正在實現期望的路上。身為一名精明的商人和政治家,特朗普的貿易戰有其精心策劃的政治和經濟上的目的。
政治方面,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對其“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綱領的貫徹。“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核心是為了重振美國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重塑美國的國際影響力,而特朗普認為中國對美國巨大的貿易順差使美國經濟承受了從資產、就業機會到國際影響力的全面喪失。他的競選政策認為,中美貿易使得中國企業的競爭力逐漸趕超美國,并使得美國在國際貿易中逐漸成為喪失話語權,長期以來美國的國際地位將受到損害。因此,即使可能無法達到振興美國經濟的目的,為了貫徹其競選時的政治思想,特朗普也需要發動貿易戰。
經濟方面,淺層原因是為了改善對華貿易逆差的現狀,深層目的則是防止美國技術的流出。特朗普認為美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高科技產業,因此他認為有必要采取一切措施將新的技術留在美國。此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博通公司對高通公司的收購終流產,正是由于美國政府認為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博通可能會在收購成功后將高通的芯片技術傳給中資企業。特朗普宣布征收關稅時簽署的備忘錄中也明確指出“我們與中國存在大量的知識產權糾紛”,因此此次的關稅決議部分原因是為了“敦促”中國政府改變目前美國公司技術流向中國的現狀。
2. 對宏觀經濟和大宗商品的影響
對于中美兩國經濟來說,一方面雙方主要進出口的產品和行業將受到明顯的沖擊。中國對美出口較多的產品主要在于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設備、紡織產品、機械產品等,而美國對中國主要出口包括芯片在內的精密零部件以及包括大豆玉米在內的大宗農產品,這些產品的價格可能會因為關稅的上漲而提升,無論是對終端消費者還是中游加工企業均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貿易戰的消極情緒將導致各種風險資產的價格下滑,兩國股市將承受較大壓力,而國債價格受避險情緒激增的影響可能會受到支撐。
對于國際宏觀經濟而言,此次中美貿易戰可能會使得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全面抬頭。一方面美國可能會向其他貿易逆差較大的采取征收關稅等類似手段,迫使這些采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據報道美國借鋼鋁關稅豁免對歐盟日本等國提出條件,引導這些限制與中國的貿易,這可能使更多的加入對華貿易戰的行列。貿易保護的蔓延對于目前正在穩步復蘇的國際經濟構成了較大威脅,尤其是對于歐盟和日本這類以國際貿易為經濟主要驅動力的,長此以往這些的經濟復蘇進程可能受到沖擊。
對于中國鋼鐵市場而言,由于進口中國鋼材產品僅占美國進口總量的2.2%,因此貿易戰對中國鋼鐵價格的直接影響不高,關鍵在于間接影響。首先是美國主要鋼材進口國和中國鋼材主要出口國的高度重合,我國鋼鐵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已間接出口至美國;其次,我國對美國出口的家電等產品的需求將可能受到關稅的影響而下降,間接導致上游的鋼鐵消費減少; 美洲鋼材市場:持續上漲。該地區112.9點的鋼之家鋼材基準價格指數,周環比上漲0.4%(由平轉升),月同比上漲14.8%(漲幅收斂),年同比上漲14.8%。三、后市預測 二季度國內熱軋板卷價格先跌后漲。具體來看,4月熱卷價格“退三進一”走勢,前三周市場上多以出貨及回籠為首要操作,熱卷價格在2017年4月20日達至年內低點2938元/噸,較年初跌幅18.31%。隨后及鋼坯大漲,貿易商及終端同時爆發補庫行為,價格出現反彈局面。5月中旬李克強總理強調“把防控風險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持穩定、逐步去杠桿、穩定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平衡”的講話中給市場解壓,央行開始釋放流動性,遠期市場走好帶動現貨價格開啟上揚模式;6月鋼市產銷銜接順暢,熱卷庫存大幅下降,支撐鋼價趨高運行。一、價格走勢生意社公眾號后,如果此次貿易戰終演變成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泛濫,中國對其他出口的鋼鐵以及下游產業產品的銷售恐將受到更大的沖擊。以上的間接因素終可能會造成中國鋼鐵出口受阻,對正在復蘇中的中國鋼鐵行業構成不利影響。
長材方面:市場價格漲跌不一。在美國,長材價格基本平穩。目前,主要地區進口的螺紋鋼579美元/噸(cif含手續費),較上月末下跌5美元/噸。網用線材628美元/噸(cif),與上月持平。小型型鋼684美元/噸(cif),較之前上漲10美元/噸。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美國螺紋鋼、線材和型鋼的價格,將繼續保持平穩,價格上下變化都不會太大。助力助力 線材本月庫存115萬噸,比上月增加12萬噸,上升11.7%(具體見圖7)。其中鋼材市場庫存98萬噸,比上月增加8.4萬噸;港口庫存16萬噸,比上月增加3.6萬噸。 貿易關系方面:(1)10月4日,阿根廷生產部發布2017年764-e號決議,決定繼續對原產于中國的鋼管(外徑小于等于406.4毫米,厚度小于等于12.7毫米,根據api 5l/iso 3183或類似標準生產,用于石油或天然氣輸送,焊接或無縫,不銹鋼除外,進行反傾銷調查,但暫不征收臨時反傾銷稅;(2)10月5日,美國部分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進口自中國大陸、意大利和臺灣地區的鍛鋼件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