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鋼介紹,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對經濟平穩增長保持信心,預判物價水平漲幅有所收窄,就業形勢預期好于去年。
“有35%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速會同比上升,36%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速與上季度基本持平。2018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106,比上季度下降7個點,但考慮到春節效應,預計宏觀經濟還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李鋼說。
據了解,經濟學家們對今年出口增長的信心回調。有42%的經濟學家認為2018年出口量會同比上升,23%的經濟學家認為出口量會同比下降或基本持平。
同時,經濟學家們預判物價水平漲幅將收窄。有55%的經濟學家認為物價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33%的經濟學家認為兩個時期物價水平基本持平。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44,比上季度下降12個點,預示物價水平的上行趨勢將放緩。
對2018年就業形勢的預判是將穩中有進。有27%的經濟學家認為就業形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會變好,有41%的經濟學家認為兩個時期就業形勢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就業指數為94,比上季度調查上升了10個點。
李鋼表示,經濟學家們預判2018年經濟增速為6.7%。其中,73%的經濟學家判斷2018年經濟增速達到或超過6.5%。而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學家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判均值分別為6.7%、6.6%和6.9%,全國綜合預測值為6.7%。
3月23日消息,大宗商品夜盤重挫,黑色系暴跌,鐵礦石大跌近4%再創新低,焦炭、螺紋鋼跌逾2%,化工品疲弱,橡膠大跌逾3%,玻璃跌逾2%。
鐵礦石遭海外投行補刀
3月以來,國內鐵礦石價格連續下挫,大商所鐵礦主力1805合約期間跌幅更是一度接近百元。
所謂托盤,是鋼鐵行業特有的一種業務模式。當貿易商不足時,往往會采取向托盤方支付一定金,并由托盤方代為支付剩余貨款的形式訂貨,當約定的時間到期后,貿易商會在貨款的基礎上,額外支付一定利息。
“年底比較緊張,彼時又恰逢冬儲,部分貿易商出于看好后市,進行了托盤融資。一般托盤時間在3到6個月期間,所以進入3月后,有一部分托盤陸續到期!变撹F行業分析師邢月3月22日介紹稱。
“礦價強勢的前提是鋼價強,鐵礦石本身是找不到上漲理由的,供需面怎么看都是供過于求的!蔽髂箱撹F行業研究員夏學釗3月22日指出。
據了解,相比于其他黑色系商品,鐵礦石基本面也弱,在鋼價下跌的背景下,礦價跌幅更大也并未超出市場預期。
此外,連續下跌的鐵礦石再次遭到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海外投行唱衰。其中,花旗所給出的理由便是“供給增加”,摩根士丹利更是分別下調了近三年的鐵礦石目標價。
隨著鐵礦石被批準為特定品種引入境外者,鐵礦石國際化已進入“沖刺”階段。上證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各方正在全面發力,積極備戰鐵礦石國際化。其中,各公司正順利推進相關技術系統對接和各項業務測試,積極開展境外客戶拓展和培育,境內外實體企業積極參加大商所舉辦的培訓活動,學習掌握國際化業務規則。
公司
已為鐵礦石國際化做好準備
為了推動鐵礦石國際化,目前國內公司圍繞軟件、存管、客服等方面均展開了全方位籌備工作,普遍期待鐵礦石國際化早日成行。
申銀萬國副總經理陸三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公司一直積極參加大商所組織的鐵礦石相關測試工作,相繼完成了境內客戶、境外客戶開戶與權限開通測試,并完成了、結算、銀期轉賬等一系列業務測試,為公司開展鐵礦石國際化業務做好了相關準備。
“在存管方面,公司已基本具備了鐵礦石品種存管的能力。目前,公司已與多家境外中介機構在多家開立特定品種NRA賬戶(境外機構境內賬戶),也已通過大商所的仿真測試,已經具備鐵礦石國際化推出的基本條件!标懭f。
作為我國首個引入境外者的已品種,鐵礦石國際化意味著國外礦山等機構客戶可以直接參與中國商品市場。為此,境外客戶的開發也成了目前公司的重點工作之一,各公司在境外客戶開發和業務推廣方面也鉚足了勁。
陸三江表示,澳洲和巴西的礦山等產業客戶,以及國外的對沖將是主要客戶群體之一,境外客戶對參與鐵礦石興趣較高,市場開發前景可觀!皬恼{研反饋情況來,境外產業、客戶普遍具有避險、需求,參與意愿較高!彼f。
此外,申銀萬國還將與大商所備案的多家境外經紀機構溝通,通過境外經紀機構獲取更多境外客戶資源。
華泰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溫昊成也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與境外礦山、貿易商等現貨企業、鋼鐵企業接觸,今后將依托華泰證券集團資源優勢,通過境外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在海外市場拓展客戶。sdghgg
“目前我公司的兩家境外子公司,中國香港子公司和美國子公司正在積極準備參與鐵礦石國際化業務。同時,我們也在與其他境外經紀公司展開合作,目前正在進行IT系統和風控業務的對接,準備工作整體進展順利!比A泰副總裁王俊卿如是表示。
境外企業
熱盼鐵礦石國際化早日落地
在浙江熱聯中邦有限公司總經理勞洪波看來,中國的粗鋼產量初步減量是大勢所趨,而全球鐵礦石供應還是偏穩定,因此總的判斷是,鐵礦石市場長期供過于求的格局沒有改變,但短期受鋼廠利潤波動對高低品鐵礦需求的差異,存在某些高品鐵礦的結構性短缺情況,市場面臨的風險依然嚴峻。
在此背景下,鐵礦石國際化顯得更加急迫。尤其境外企業普遍期望鐵礦石國際化早日“破冰”,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創新性風險管理方案。
摩科瑞是一家全球性的能源和大宗商品貿易公司。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已經在中國成立了分公司,而通過中國公司參與大商所鐵礦石已經納入了公司經營和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未來將持續密切關注鐵礦石國際化的進程。
對于未來的國際化市場,行業普遍持樂觀態度。勞洪波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我國鐵礦石制度設計合理,貼近現貨市場,境外者將會積極參與。鐵礦石國際化有利于形成具有全球市場功能的基準價格,推動大商所鐵礦石成為在全球鐵礦石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套期保值工具。
陸三江也表示,鐵礦石是全球規模第二大的商品,未來大商所鐵礦石價格在全球推廣后,鐵礦石國際貿易可以像原油貿易那樣采取以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定價。這樣,境內外相關企業就可以進一步開展跨國倉單質押、場外期權、產能保值等業務。由于黑色商品的價格與關系密切,鐵礦石國際化業務一旦開啟,將有助于吸引國際資本配置鐵礦石,在給公司帶來新利潤增長點的同時,也為廣大境外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工具。
據秦皇島海運煤炭市場發布的新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報告期(2018年3月14日至2018年3月20日)內,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2元/噸,環比持平。環渤海動力煤現貨指數5500大卡649元/噸,環比下行9元/噸;5000大卡588元/噸,環比下行9元/噸。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價格下降的規格品數量有8個,跌幅均為5元/噸,其余16個環比持平。
分析認為,促成本周環渤海地區下水煤價繼續下行但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有:
1、供需格局繼續保持相對寬松。3月中旬,國內煤炭消費基本脫離假期影響,逐步完成從消費旺季向消費淡季的過渡,沿海主要電廠煤炭日耗穩定在68萬噸以下;供應方面,重要會議期間,上游煤礦生產形勢穩定,鐵路港口維持高效運轉,3月下旬供應存在進一步釋放的空間。本周期,環渤海三港(秦、唐、滄)存煤向上突破1900萬噸,主要電廠存煤也穩步上行至1400萬噸以上,庫存上行反映出目前供需格局維持寬松,奠定了煤價下行的基礎。
2、現貨跟進價格調整。近一個月,環渤海動力煤價格連續快速下行,BSSPI下行近100元/噸,跌幅13%左右,價格變動幅度于供需變動幅度。隨著價格調整壓力向上下游傳導,煤炭現貨節奏有所遲滯,價格分散態勢明顯,本周產地與消費地的煤炭貿易逐步跟進調整,成交價格開始向中樞靠攏,成交量略有放大,這促成了煤價降幅的收窄。
3、市場預期整體偏空但略趨緩和。截至3月20日,動力煤主力合約低觸及587.8元/噸,與現貨價格貼水近60元/噸,市場看空預期繼續為煤價注入調整動力。但3月中下旬煤炭消費呈溫和回升態勢,采購拉運需求釋放略趨積極, 據統計局數據,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8%,其中基礎設施同比增長19.8%;全國房地產開發同比增長7.9%。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7.6%;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制造業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在擴張區間。從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看,用鋼行業保持增長,鋼材需求基本平穩! ”驹吕滠埦戆鍘齑嬖黾拥牡貐^有10個,其中增加較多的地區有上海,庫存增加0.7萬噸,其中鋼材市場減少0.1萬噸,港口增加0.8萬噸;北京庫存增加0.1萬噸,沈陽0.1萬噸,武漢1.3萬噸,西安0.3萬噸;本月庫存減少的地區有4個,其中減少較多地區有天津,庫存減少1萬噸,其中鋼材市場減少0.5萬噸,港口減少0.5萬噸;廣州庫存減少0.8萬噸,其中鋼材市場減少0.7萬噸,港口減少0.1萬噸。助力企業經營4月為主要煤炭運輸通道傳統檢修期,這些因素也在促成市場看空預期偏向緩和。
自其他進口許可證發證數量1639.89萬噸,金額11.16億美元,平均進口單價68.07美元/噸;清關數量643..17萬噸,金額4.43億美元。1-11月累計發證數量19521.00萬噸,金額135.53億美元,平均進口單價69.43美元/噸;清關數量13487.88萬噸,金額95.92億美元。助力企業經營一、價格走勢 綜上所述,生意社鋼鐵分社何杭生認為,當期鐵礦石市場庫存積壓嚴重,雖然現貨價格相對堅挺,但隨著年底鋼廠因環保而限產的逐步增加,和因淡季而定期停減產的增加,未來礦石需求會繼續低迷。雖然市場會隨著產業鏈行情而出現漲勢,但或難以撼動現貨頹勢,漲幅亦有限。因此預計礦石價格在11月還是震蕩盤整下跌為主,偶爾的上漲也是“曇花一現”。預計價格區間在440-480元/濕噸! ≠Q易關系方面:9月12日,泰國商業部發布公告,對自中國進口的低碳盤條產品反傾銷復審調查做出終裁決,裁定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稅率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