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原理
混凝土的強度主要來源于混凝土中的水泥成分中的硅、鈣在水合的作用下生成的硅酸鈣化合物(C-S-H),C-S-H 就是混凝土中起主要強度作用的物質;炷羶炔吭诨炷脸跄笕砸恢痹谶M行著緩慢的C-S-H水合反應,這種反應在自然狀況下無法完全進行,總有大量游離的Ca2 沒有反應生成C-S-H,硬度的提高仍大有潛力可挖。液態硬化劑中所含的活性硅酸根離子(SiO32-)與混凝土中未反應成硅酸鈣的游離鈣離子反應生成硅酸鈣水合物(C-S-H),使混凝土中的鈣離子(Ca2 )進一步參與反應,更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硬度。
組成與性能
混凝土界面劑是一種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能夠增強對基層的粘結力,具有良好的耐水、而濕熱、抗凍融性能、避免了抹灰層空鼓、起殼的現象,從而代替人工鑿毛處理,省時省力。主要用于混凝土基層抹灰的界面處理和大型砌塊的表面處理。
技術指標
(參照標準JC/T907-2002<混凝土界面劑處理劑>)
項 目
指 標
I型
II型
剪切粘結強度MPa
7d
≥1.0
≥0.7
14d
≥1.5
≥1.0
拉伸粘結強度MPa
未處理
7d
≥0.4
≥0.3
14d
≥0.6
≥0.5
浸水處理
≥0.5
≥0.3
熱處理
冬融循環處理
堿處理
晾置時間min
-----
≥10
注:I性產品的晾置時間,根據工程需要由供需雙方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