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型號 |
ZZ3315N3863E1 |
|
發動機 |
型 號 |
MC07.34-50 |
凈功率(kw)/轉速(r/min) |
248/2300 |
|
大扭矩(Nm)/轉速(r/min) |
1250/1200-1800 |
|
變速箱 |
HW19710 |
|
軸距(mm) |
1800+3800+1350 |
|
后橋型號 |
13T |
|
后橋速比 |
4.8 |
|
油箱容積 |
300L |
|
輪胎規格 |
11.00R20 |
上裝介紹
1、罐體為圓形罐,有效容積20立方,罐體采用304不銹鋼制作,罐體5mm封頭為6mm;
2、罐體頂部開槽,尺寸為:1600*800mm*2,液壓控制開啟;。
3、罐體尾部整壓開啟,并加裝液壓鎖及手動鎖銷;
4、駕駛安裝電控,所有操作可在駕駛內完成,并可實現各部件功能電氣互鎖;
5、液壓采用合肥長源液壓泵、氣控多路閥,160主油缸。
生產周期:7-15個工作日
保修政策:
1、汽車的底盤部分由底盤生產廠家負責三包;
2、改裝部分由甲方三包,期限為壹年(易損件除外);
3、因使用、保管或不當造成的問題,由用戶自行負責;
4、隨車商品、配件、工具按底盤生產廠家提供清單交付;
5、在三包期內,對改裝部分,若產生問題,接通知后48小時內派員到現場解決。底盤部分由用戶向底盤生產廠家聯系處理,我司給予相應的協助
購買流程:
1.電話溝通并確認商品信息,
2.付款,匯付,
3.收到按客戶要求發貨,
4.電話回訪確認 。
付款:合同簽定時付30%訂金,尾款出廠前付清,可面向分期付款。
訂貨流程:
1.電話或實地考察,確認車輛技術細節;
2.簽訂銷售合同;
3.工廠安排生產;
4.車輛交付驗收,支付尾款,完成相關手續.交付:客戶可到廠自提,也可委托我司安排人員送車。
更多污泥運輸車產品信息請致電:【134-7734-2833小董 微 信 同 號】
————————
導讀:隨著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國家提出在2015年使環保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提升,環保產業將迎來包括財稅政策、資本市場準入政策在內的行業政策利好,吸引更多的資本和投資進入環境保護領域。 政策利好環保投資 挑戰與機遇并存 霧霾鎖國刺激產業投資機遇 2013年,經歷了數次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嚴重的一次曾波及17個省份。霧霾襲城已不僅局限在工業集中、人口密集的華北、華東地區,包括西南邊陲廣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內的多個省市區也紛紛淪陷。2014年春節期間,全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除夕夜,邢臺、濟南、南京、西安等眾多城市更是遭遇爆表。霧霾這個環境學專業詞匯成為了2014年兩會關注的重要詞匯。 霧霾也引發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反思。尤其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近20年,我們先是迎來了水污染,近兩年霧霾的持續襲擊,又讓我們迎來了空氣污染,土壤的污染也正在顯示其威力?梢哉f環境問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所面臨的迫切的問題。 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像對待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對污染宣戰。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也表示,十二五前三年,國家環保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每年以2000億元以上的幅度在增加。2011年,全社會環保投入是6026億元,2012年是8253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 環保產業細分盛宴可觀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兩會期間表示,環保部去年底完成了對環保產業的調查,是繼2004年之后做的第四次環保產業的調查。調查顯示,到2012年,的環保產業從業單位是2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了319萬。反映環保產業發展狀況的三個主要指標:環境產品年均增加超過30%,環境服務業年均增加超過28%,資源回收利用年均增長超過14%。綜合起來,環保產業從2004年到現在,年均增長超過了20%。 的環保產業之所以能有如此突飛猛進的發展,主要得益于近年來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與落實。 目前,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處于逐漸深化的階段,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十八大報告首次專章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同時指出,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出臺了一系列的行動綱領。 在大氣污染方面,十二五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和煤炭消費總量持續增長,大氣環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國家采取嚴格的大氣環境管理措施,將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從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脫硫、脫硝、除塵構成大氣污染治理產業三大重要板塊,其中脫硝產業規模,預計市場總規模近800億元。脫硝市場仍然主要集中在火電行業,未來2~3年仍是高速發展期,預計市場規模近千億元。除塵方面則是新建、改造并重,電力、鋼鐵是重點,2014年新標準實施前夕將迎來發展新潮,預計市場規模近600億元。 在污水處理方面,預計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于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市場重點仍在城市,重心將逐步移向縣鎮,中部地區相關市場將全部處于成長期。針對管網建設滯后、維護能力差、監測不足的現狀,相關投資力度將加大。預計十二五期間管網投資2443億元,占污水和再生利用設施總投資的59%。 同時,國務院提出要推動采購公共服務,也是環境產業轉型的里程碑。只有環境服務的范圍拓寬,環保產業才有可能成為支柱產業,才會真正有利于環保產業的發展。將公共服務的市場讓給社會是環保產業向綜合服務轉型的標志。今后一系列支持更寬的公共服務的政策能夠落地,包括稅收、信貸政策、企業上市更多公共服務公司能夠脫穎而出,帶動下游的發展,終帶動行業成為支柱。 諸多挑戰亦不可忽視 對于未來環保產業市場的發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環境產業在今年下半年將迎來公司分化加大、并購加劇態勢,主要原因是目前環保產業中的企業面臨的融資條件差別很大,尤其是上市公司在融資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傅濤認為,新城鎮化建設帶動下的農村環境服務已經成為熱點,不少企業也開始重視農村環境服務。此外,污泥、滲濾液、排水管網、水體修復等衍生市場行業逐漸成為市場熱點。 國家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對于環保產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國家對于環保產業的發展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十分重視,也推出了諸多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但是同時也坦言,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還需進一步統一和明確,同時完善補貼機制,推動產業更加發展。 環保產業很多都是直接向和國有企業提供服務的產業,它的所有風險和交易結構都取決于甲方,取決于甲方的信譽、成熟度、付費意愿、資金充裕程度以及對這個產業的理解,甲方有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采購,是否愿意來采購,提供什么樣的標準,這是環保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與此同時,國內污染治理市場次第打開,各個細分行業、新興領域加速成型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產業對技術、對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環保企業的專業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將面臨考驗。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環保細分領域眾多,門檻高低不一,那些確立平臺型發展戰略的環保企業,未來可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資產并購或成為這些企業拓展新領域的重要手段。 環保產業發展面臨另外一個重要挑戰還來自于公眾的非理性情緒。公眾和社會對水價、水質、水污染、選址、垃圾焚燒、地溝油的關注和質疑,正在快速抬高環境服務的標準,而服務價格跟不上服務標準提高的步伐,也是當前環保產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