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過濾器改善了高校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環境 (全文)
通過前面幾篇文章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空氣過濾器的主要作用,因為筆者的行業所限,因此前文所講的空氣過濾器文章均跟潔凈室有關,今天本文結全國內某高校的圖片館的使用情況重點講述空氣過濾器對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的主要作用。
高校圖書館屬于特殊公共場所,是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學習研究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本文以現階段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為基本研究對象,分析了目前高校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現狀和主要影響因素。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出了改善高校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的一些建議及空氣質量對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性。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收集、存儲、傳遞的重要場所,是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必經之地。我國高校圖書館因其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高校大學生學習的首選之地,例如每年的考研、國家公務員考試、四六級考試、期末考試等都會引來大量的讀者進入圖書館。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圖書館的功能,吸引更多的讀者,營造高雅、舒適、整潔的圖書館室內環境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筆者在檢索相關文獻時,大部分學者研究的重點都是考慮從讀者需求角度建設信息資源,而從圖書館室內環境角度來研究卻很少。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從室內環境空氣質量角度來闡釋如何建設高校圖書館。
1 高校圖書館室內環境空氣質量分析
1.1圖書館室內格局限制
目前高校圖書館大多數采用的是借閱一體的形式,即文獻流通室內除了有大量的文獻圖書供讀者借閱外,室內還增加了很多學習桌服務讀者。這樣的格局對讀者服務能提供很大的便利性,但是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很多閱覽室圖書剔除工作并不是做的很好,甚至有的圖書館為了布局館藏滿足藏書量把一些低利用率或者無利用率的圖書放到書架上,這樣那部分文獻隨著保存時間越長,書中揮發物也就逐漸增多,造成了室內空氣污染。另外圖書還對室內塵土具有吸附性,這些浮塵本來就很難清除,如果不加以重視,當遇到人員走動、整架、刮風等因素引起的空氣流動時,圖書上的灰塵在室內空氣中飄移影響空氣質量,危害到讀者的身體健康。
1.2圖書館室內溫度和濕度分析
據生理學家研究,人的體感受氣溫或氣濕兩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通過實驗測定,最宜人的室內溫濕度是:冬天溫度為18至25℃,濕度為30%至80%;夏天溫度為23至28℃,濕度為30%至60%。在此范圍內感到舒適的人占95%以上。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至24℃,濕度為40%至50%時,人會感到最舒適。如果考慮到溫、濕度對人思維活動的影響,最適宜的室溫度應是18℃,濕度應是40%至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好,思維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就圖書館本身而言,保存的大量的紙質文獻就對空氣的溫濕等條件有一定要求,過高或者過低的溫濕度指數都會不利于文獻的保存,催化文獻的老化,那些有收藏和高利用價值的文獻就因此而提前“下崗”,無論從圖書館藏書建設來講還是從讀者利用文獻來講都是一個莫大的損失。
1.3圖書借閱室人員密度大
正如之前所介紹的高校圖書館的借閱室,是大學生密集的地方,一個普通閱覽室每天要接待讀者幾百到幾千人次。由于高校圖書館人員密度大,人體自身對閱覽室環境形成了最大的污染源。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肺中可排出25種以上的有毒物質,每一小時呼出25升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中則包含16種以上的揮發性毒物,以及眾多的細菌和病毒。這些附有大量細菌和病毒的粉塵可較長時間在室內飄浮并積累,會對人的呼吸系統產生刺激作用,并傳染疾病。另外,人的皮膚汗腺還會排出大量的污物。這些有害物質會長時間停留在空氣中,特別是在冬季,室內環境幾乎是封閉的,室內空氣流通非常小。一進到室內,不光是室內和室外有很大的溫差。書的氣味與人的氣味交織在一起,非常難聞?墒亲x者為了應付各類考試和來之不易的座位往往無視這些。
1.4室內空氣流通不暢,通風換氣量不足
實行借閱室一體化,書架的擺放位置、擺放角度,都會對室內穿堂風形成風阻,達不到《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對室內風速的標準要求,加劇了空氣污染。閱覽室內密集的書架,再加上密集的讀者。無論是冬天由于天氣寒冷還是夏天因為炎熱室內設有空調,因此閱覽室大門往往緊閉。在這樣一個書和人密集地方,所有可以使得能空氣流通的可能性幾乎失去了。特別是每年流感盛行時,本來大學就是一個流感聚集地,而圖書館恰恰因為其“優越性”使得流感病毒肆虐。往往有一個人得了流感,總會傳染他周圍的讀者。
總之,影響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的因素還很多,例如圖書印刷的缺陷、圖書館內裝修材料的污染、現代化辦公設備的污染等等。在以倡導“以讀者為中心”的今天,需要圖書館管理人員加以重視。
2 關于改善圖書館室內環境提出的幾點建議
幾乎每個高校圖書館都倡導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建設圖書館,這幾年的確在館藏建設、讀者咨詢服務、電子資源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當然在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后,更應該從圖書館館舍自身建設來考慮,尤其是與讀者息息相關的館內空氣環境。
2.1制定圖書館內空氣質量控制的相關規定,建立圖書館內空氣質量評價的標準體系,定期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
圖書館室內空氣環境污染嚴重,應從法律法規上予以重視:一方面應當邀請一些環境專家和法律專家對圖書館館舍實地調查,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關圖書館室內空氣環境污染防治的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國家環?偩衷缂汗剂恕妒覂拳h境質量評價標準》,這對于建立圖書館內空氣質量評價標準體系有極大的借鑒和參考意義。圖書館學專家可依據此標準結合高校圖書館自身的特點建立圖書館內空氣質量評價標準體系。圖書館定期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如果沒有達到標準,要查明污染原因,及時整改。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安裝空氣質量監測設備。
2.2改善圖書館室內布置格局
對于已經固定且長期存在的館內布局可以從小的方面盡量去改善,例如定時統計藏書的流通率,把那些利用率低的文獻及時的剔除,建立貯存圖書館,把那些雖然利用率很低的但是有收藏價值的文獻保存起來,避免了那些因為長期放在借閱書架上而自然風化老化文獻的損失。當然筆者還是建議,條件允許的話盡量使借書室和閱覽室分離。
2.3利用一些手段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
改善圖書館室內溫度和濕度對文獻保存和讀者健康都有很大的益處。在這方面可以在室內增加自動加濕、除濕設備。溫度的調節可以通過空調設備來實現,空氣濕度也可通過加濕、除濕設備得到改善。我們應該借鑒國家檔案局《我國檔案庫房溫濕度標準》可將地下室密集庫、書庫溫度控制在14-24℃±2℃,相對濕度控制在45%-60%±5%。應盡早制定圖書館溫濕度標準;也可借鑒國外一些的檔案(圖書、博物)館溫濕度的標準,制定圖書館溫濕度標準。其標準是有利于文獻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保存,能抑制文獻有害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要適合國家的經濟條件和有利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借閱一體的圖書館應該考慮文獻保存和讀者健康兩個方面來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爭取找到一個最佳值。
2.4保障圖書館室內適當的通風
高校圖書館由于書刊積蓄灰塵閱覽室等室內人員密度大產生的空氣污染,必須加強室內通風換氣,即使采用人工換氣,也不可忽視自然通風,且應把重點放在采用自然風。研究表明,高校圖書館凡有效組織穿堂風的空間,空氣質量均好于沒有穿堂風的空間。高校圖書館人員集中,開館時間長,組織好穿堂風,增加空氣流速,對讀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意義。
2.5搞好室內綠化,改善室內小環境
在一個圖書館內部格局不適合大的改變的時候,室內綠化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恰到好處的室內綠化處置,能起到凈化空氣,渲染氣氛的作用。綠色植物能調節CO2室內濃度,使人有一種空氣清新感,既能保證讀者呼吸的空氣質量也使讀者舒緩心境,能達到讀者消解讀書疲勞目的。高校圖書館的室內綠化,是通過綠化創造環境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不可多得的手段,也是其它環境創造所不及的。
2.6提高室內環保意識,加大環保宣傳
這個部分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多了解室內環保的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有健康第一的意識。圖書館內部要常年安排人員定期監測館內空氣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體現 “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宣傳衛生防疫的基本知識。第二,通過宣傳工作,倡導到館的讀者在閱讀和學習時,也注意自身衛生,保持好的衛生習慣。
2.7增加鮮風送風系統,系統內部裝有初中效空氣過濾器和風機,通過從外界吸取新風送到館內,達到室內的一個新風循環。
3 結語
大學生是高效圖書館的主要群體, 圖書館的興旺發達離不開這個龐大的讀者隊伍, 離不開他們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追求。尤其是大學生還處在發育期, 研究和改善高校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 是對學生、對社會的負責, 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與重視。上面提到的改善措施需要協調執行,當然除了筆者提出的措施外,各個高校圖書館還應根據自身的特點來做好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的工作。
在這里,筆者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個圖書館室內環境中,除了空氣質量,還包括光環境、聲環境、室內色彩等等因素,特別是空氣過濾器方面的作用也是設計時所不可忽視的一個主要方面。
參考文獻:
[1]畢玉修.論圖書館內的科學布局[J].圖書館,2008,(3):74-76.
[2]何作順.圖書館內環境污染及其防制[J].職業與健康,2006,(3):407-408.
[3]孫萍.圖書館內空氣質量問題不容忽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5):76-78.
[4]陳雙華.高校圖書館室內環境設計的人文關懷[J].圖書館,2008,(6):91-92.
[5]張儉.高校圖書館內部環境對學生心理影響及優化途徑[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2):62-64.
[6]張玉霞王元忠高校圖書館室內空氣質量現狀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3):81-84
[7]朱懷寧圖書館內溫濕度的控制[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3(6):25-26.
轉載請注明來源: http://www.klcfilter.com 黃貞民-1357096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