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部分國外媒體發出的“中國鋼鐵產品遭遇反傾銷調查源于中國鋼鐵沖擊世界市場”聲音,沈丹陽回應表示:“當前,全球化已經將各國鋼鐵產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產能過剩是全球鋼鐵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面臨的共同問題,動輒設限完全不是根本性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一味把中國涉案產品認定為傾銷,更是沒有根據、毫無道理的。畢竟,鐵礦石的國際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已經大幅度降低了中國鋼鐵生產的成本。比如鐵礦石進口價格已經從去年1~8月的每噸110美元,降到今年同期每噸63美元左右。”
上述觀點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同,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份,進口礦市場迎來了年內最強跌勢,受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價格猛跌影響,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一度跌至44.5美元,創下有價格記錄以來的最低點。
沈丹陽強調指出:“對于鋼鐵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業界對話溝通加以有效解決,我們也鼓勵各國產業間積極開展產能合作、實現共贏。世貿組織各成員應該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審慎、克制、規范地使用貿易救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