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燃燒有機質沉積物主要是油母頁巖又稱為油頁巖,是由粉沙、淤泥和低等生物殘體腐解的有機質沉積形成的。有機質在厭氧細菌的活動下,經過瀝青化作用并與摻入的粉沙、淤泥等形成含礦物雜質較多的腐泥物質,沉積在地下深處,經成巖作用和揮發物質散失等物理化學作用,成為油頁巖層。工業要求最低含油率在 4%以上,發熱量一般在 8.4兆焦/千克左右,是煤的 25%~50%。
生物質顆粒燃料怎樣實現減排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制作原材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品,例如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棉花稈、稻草、花生殼等農作物和固體廢棄物。這些材料都是農作物生長帶來的附加價值,經過一定的處理技術就能做成環保高能效的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使企業商家為之瘋狂呢?下面我們就從生物質顆粒燃料優勢來說起。生物質顆粒作為一種新型的顆粒燃料以其特有的優勢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到2017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10噸/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天津市、河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在城市熱力管網覆蓋區域,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鍋爐,推行城市集中供熱。逐步禁止生產和使用手燒鍋爐及其他落后爐型。妥善處理淘汰的舊鍋爐,研究建立統一回收機制,已淘汰鍋爐要及時報廢,采取去功能化處理并注銷使用登記證,嚴格控制已淘汰鍋爐重新進入市場,防止落后鍋爐移裝到農村或偏遠地區繼續使用。 如當前國內生物質發電累計并網容量排名第一的武漢凱迪,其從2012年開始大力整頓燃料收購體系,建構了“村級點+大客戶”的燃料收集模式,在源頭端控制燃料品質,通過合同約束穩定供應量,擴大燃料收集范圍,有效穩定了原料收購價格和品質。
與傳統的燃料相比,不僅具有經濟優勢也具有環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物質顆粒用途:大型養殖場牲畜的飼料,便于貯存、運輸;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凈、無污染,便于貯存、運輸;工業鍋爐和窯爐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氣,解決環境污染;可做為氣化發電、火力發電的燃料,解決小火電廠關停問題。
山東鴻方能源,是山東地區優質的燃燒顆粒生產廠家,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雜松顆粒,紅木顆粒,樟子松顆粒,秸稈顆粒..各類顆粒應有盡有,歡迎各地朋友致電咨詢。
TEL:133-4529-8797
由于形狀為顆粒,壓縮了體積,節省了儲存空間,也便于運輸,減少了運輸成本。其次,燃燒效益高,易于燃盡,殘留的碳量少。
灰分,生物質壓塊燃料的燃盡率可達96%,剩余4%的灰分可以回收做鉀肥,實現了“農作物秸稈-燃料-肥料-農作物秸稈”的循環利用。生物質顆粒燃料與煤相比,揮發份含量高燃點低,易點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燒持續時間大幅增加,可以直接在燃煤鍋爐上應用。
生物質顆粒燃燒時有害氣體成分含量極低,排放的有害氣體少,具有環保效益。而且燃燒后的灰還可以作為鉀肥直接使用,節省了開支。生物顆粒純度高,無其他碎片不會產生熱量,其碳含量75-85%,灰3-6%,1-3%的水分,絕對免費的煤矸石、石等。相反,大量的熱不熱的雜質,將直接減少企業的成本。生物顆粒包含對硫磷、不腐蝕鍋爐延長使用壽命的鍋爐,企業將受益。因為生物顆粒包含對硫磷、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會導致酸雨,不污染大氣,不污染環境。
仙桃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發展:低碳環保是現在每個行業都在倡導的,低能消耗,低污染,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出現從低能消耗開始,發展成綠色環保的燃料,作為可長期發展的行業始終保持環保,保持自己的特色,將環保做到最好。生物質顆粒用途:大型養殖場牲畜的飼料,便于貯存、運輸;
熱值,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熱值因秸稈的種類不同而不同。以玉米秸稈為例:熱值約為煤的0.8-0.9倍,即1.1t玉米秸稈成型燃料相當于1t煤。如果把玉米秸稈成型燃料在下燃式生物質燃燒鍋爐中燃燒,其燃燒效率是燃煤鍋爐的1.3-1.5倍。因此1t玉米秸稈成型燃料的熱量利用率與1t優質煤的熱量利用率相當,甚至更高。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凈、無污染,便于貯存、運輸;工業鍋爐和窯爐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氣,解決環境污染; 打通產業鏈關節建構生物質發電成熟商業模式,作為生物質能領域的后入者,我國生物質能行業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12年前后,生物質發電企業集體出現盈利虧損,行業進入震蕩調整階段。
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技術占據的優勢: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制作是離不開先進的生產技術的,生物燃料的出現就是利用了先進的技術,使一些不同形態的燃料成為固化的顆粒燃料,具有環保優勢的燃料。可做為氣化發電、火力發電的燃料,解決小火電廠關停問題。小麥秸稈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現在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制作,是主要的制作原材料。在秸稈生產旺季要抓準時機,進一步將利潤提高。作為生產廠家利潤是最看重的,當然還有產品的質量,燃料的環保價值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有了技術的支持,再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進一步提高了市場占有率。積極開展燃煤鍋爐“以大代小”工作,重點開展燃燒優化、低溫余熱回收、太陽能預熱,熱泵(水源、地源、污水源)技術、自動控制、主輔機優化和變頻控制,改善水質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節能技術改造。鼓勵通過產品能效測試、系統能效診斷等工作,提高節能改造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開展基于能效測試的鍋爐改造項目節能量審核試點,推動建立統一規范的鍋爐改造節能量計算方法。到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能效不達標的在用鍋爐節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