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高效空氣過濾器效率檢測方法分析
目前大部分關于高效空氣過濾器效率檢測方法都在網上都能找得到,而初中效空氣過濾器這方面的相關資料就比較少,現在將初中高效空氣過濾器幾種類型資料一起總結分析,做個對比:
國家標準《空氣過濾器》(GB/T 14295—1993)把空氣過濾器分為粗效、中效、高中效和亞高效過濾器四類。
國家標準《高效空氣過濾器》(GB 13554—1992)把高效空氣過濾器按過濾效率分為高效A、高效B、高效C和高效D四種類型。
性能指標 |
額定風量下的效率 |
額定風量下的初阻力/Pa |
通常提法 |
粗效 中效 高中效 亞高效 |
粒徑≥5μm,80%>η≥20% 粒徑≥1μm,70%>η≥20% 粒徑≥1μm,99%>η≥70% 粒徑≥0.5μm,99.9%>η≥95% |
≤50 ≤80 ≤100 ≤120 |
效率為大氣塵計數效率 |
高效A 高效B 高效C 高效D |
η≥95% η≥95% η≥95% 粒徑≥0.1μm,η≥99.999% |
≤190 ≤220 ≤250 ≤280 |
高效過濾器 高效過濾器 高效過濾器 超高效過濾器 |
空氣過濾器效率:過濾器所捕集的粒子質量或數量與過濾前空氣中含有的粒子質量或數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空氣過濾器阻力:分為初阻力和終阻力,初阻力是指 額定風量下,過濾器沒有積塵時的阻力;終阻力是指額定風量下,過濾器的容塵量達到足夠大而需要清洗或更換濾料時的阻力。
空氣過濾器容塵量:在額定風量下,過濾器的阻力達到 終阻力時,其所容 納的粉塵量稱為該過濾器的容塵量。
空氣過濾器效率分析常見方法如下:
一 計重法:采用高濃度的人工塵,粒徑大于大氣塵,其成分有塵土、炭黑和短纖維,按一定比例構成,在過濾器前、后測出其含塵質量后計算效率—適用于初效過濾器。
二 比重法:一般大氣塵做,按試件前后采用濾紙上積塵后的透光率(光通量),轉化為電量以計算效率—適用于各類型空氣過濾器。
三 粒徑計數法:測量光源為低濃度、多分散相標準人工塵,儀器為激光粒子計數器,測量試件前后空氣中微粒的粒徑及數量—適用于各類型空氣過濾器。
四 大氣塵徑限計數法:自然大氣法,以光學粒子計數測量試件前后空氣中,大于某粒徑限度全部粒子的個數—適用于各類型空氣過濾器。
五 鈉焰法:塵源為單分相氯化鈉粒子,按粒子在H2中的燃燒生成,光焰5.89×10-7 m的強度轉化為電量以計算效率—適用于各類型高效過濾器。
六DOP檢測法:塵源為DOP(粼苯二甲酸二辛酯)粒子0.3μm,根據試件前后采樣空氣的濃度計算效率,儀器為濁度計—適用于各類型高效過濾器。
七 油霧法:塵源為油霧(粒徑為0.3-0.5μm的石蠟油霧),根據試件前后采樣空氣的濃度計算效率,儀器為濁度計—適用于各類型高效過濾器。
以上幾種為目前空氣過濾器行業普遍用的幾種檢測方法,主要適用于國內,當然國外也有其他類型的檢測方法(比如MPPS)等,但是總體差別都不會太大。
轉載請注明來源: http://www.klcfilter.com 黃貞民-1357096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