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7日報道 6位院士和環境專家12日共同發起首座污水處理概念廠項目建設,并論證有望選址北京,以期緩解污水處理超負荷運轉的現狀,有望成水科技創新引擎。
據了解,中國目前已經建成380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但始終存在著處理能耗高、污泥產量大以及出水水質不能滿足水環境要求等諸多問題。而污水處理概念廠以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回收、環境友好為目標,將大幅提高污水處理廠能源自給率,減少對外部化學品的依賴與消耗,能滿足2030年至2040年污水處理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錢易說,概念廠要和用水對象有聯系,位置和特點一定要因地制宜,考慮源分離及工業污染源問題。在概念廠的眾多功能中,低能耗甚至能源自給將是一大亮點。
據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介紹,污水潛能是處理污水耗能的10倍。在歐洲,僅采取以節能降耗為目標的提效改造等措施,城鎮污水處理能源自給率就可達到60%以上。
按照6位專家設定的時間表,今年提出概念廠的具體概念內涵,并落實選址;2015年—2016年,完成概念廠工程設計;未來5年內建成中國第一座污水處理概念廠并投入運營。
“概念廠是非常有意義的探索。選在北京很合適,示范性會更強!杯h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說,傳統污水處理廠的經濟分析方式不適用于概念廠,應當在這方面也進行創新,比如基于節能、物質回收、碳中和等角度進行內部收益率的測算,把低碳、節能等要素設計進來,這樣更體現概念廠的方向性。
今年年初,由六位國內知名的水污染控制領域專家發起成立了“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應用全球最新理念和最先進技術,建設一座面向2030年—2040年、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并以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回收、環境友好為建設目標。
北京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陳鐵表示,目前北京市的污水處理廠均是超負荷運轉,主要是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建設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人均GDP值高、居民文化知識水平高、污水處理需求大等客觀條件決定了北京可以建設一座這樣先進的污水處理廠。
長沙攀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的污水處理設備是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結合現場實際使用情況,以經濟實用、環保高效為核心自主開發的新一代產品。它的特點是利用設備過濾功能將污水中的雜質和固體顆粒巧妙的擋在雜質沉積腔里,當集水箱內水位達到設定啟泵水位時,污水泵啟動將箱內集水與沉積腔內的雜質一起排至室外排水檢查井里,當集水箱內水位達到停泵水位時,污水泵停止完成了一次污水排放,每排放一次,就對沉積腔內的雜質清理一次,既避免了雜物的沉積節省了人工定時清理;又使雜質不通過污水泵,避免水泵卡死造成的損壞。
工作狀態和排水狀態均被密封于不銹鋼泵體內,杜絕了過去污水泵坑方式四處散溢的臭味,讓這個建筑空氣環境達到最高標準。同時解決數個馬桶的排水問題,用最經濟的付出解決最大的問題。內置兩個排污泵,自動變頻工作,根據來水水量的不同,能夠單個工作或者兩個同時工作?茖W合理的安排能力,最高效率排出所有污物。長沙攀力制造生產加厚不銹鋼全密閉箱體,防止臭味散出;雙泵工作,自動變頻,同時避免故障造成;干擾排水能力強,同時能夠8個馬桶同時排水此型號產品尤其適用于公共衛生間,高級會所SPA區域排水等大排水量區域的排污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