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變頻器一般被包含在電動發電機、旋轉轉換器等電氣設備中。隨著半導體電子設備的出現,人們已經可以生產完全獨立的變頻器。 變頻器通常包含2個組成部分:整流器(rectifier)和逆變器(Inverter)。其中,整流器將輸入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逆變器將直流電再轉換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除了這2個部分之外,變頻器還有可能包含變壓器和電池。其中,變壓器用來改變電壓并可以隔離輸入/輸出的電路,電池用來補償變頻器內部線路上的能量損失。 不同的變頻器能夠處理的電源功率是不一樣的,從幾瓦到幾兆瓦都有。 變頻器除了可以用來改變交流電源的頻率之外,還可以用來改變交流電動機的轉速和扭矩。在該應用環境下,最典型的變頻器結構是三相二級電壓源變頻器。該變頻器通過半導體開關和脈沖寬度調制(PWM)來控制各相電壓。 另外,變頻器還可以在航空航天業中。例如:飛機上的電力設備通常需要400Hz的交流電,而地面上使用的交流電一般為50Hz或60Hz。因此,當飛機停在地面上時,需要使用變頻器將地面上的50Hz或60Hz的交流電變為400Hz的交流電供飛機使用。 變頻器由主回路、電源回路、IPM驅動及保護回路、冷卻風扇等幾部分組成。其結構多為單元化或模塊化形式。由于使用方法不正確或設置環境不合理,將容易造成變頻器誤動作及發生故障,或者無法滿足預期的運行效果。為防患于未然,事先對故障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