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碰到,“企業責任大,源頭監管難”問題
近年企業科技研發創新被公眾誤解、監管部門的責任由企業承擔、基礎源頭出問題由企業買單……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中國食品企業正在遭遇“企業責任重,源頭監管難”的種種考驗。如何尋求食品安全解決之道,已成為中國食品生產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
中國食品工業經濟運行信息發布會暨高峰論壇16日在河南漯河舉行。與會的食品行業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領袖圍繞“食品企業發展的模式與創新”、“食品產業發展的安全與未來”等問題展開研討,并一致認為如今中國食品企業發展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企業責任重,監管難,需要國家相關單位互相配合把關嚴管。各級相關單位加強更新替換相關食品安全檢測儀儀器,比如農藥檢測儀,食品安全檢測儀、瘦肉精檢測儀等食品安檢儀器。在談及食品企業源頭管控問題時,曾深陷瘦肉精風波的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直言,雙匯遭遇“瘦肉精”,本來是屬于肉類食品產業鏈上游的問題,即養殖生豬的農戶,而最終卻由企業來買單,即每年花費近億元人民幣實行“頭頭檢驗”。他認為,解決之道在于企業走工業化、現代化道路。
美國瑪氏集團亞洲區總裁李宇則,源頭管控在于企業應當延伸到供應商各個環節,要建立完備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定期去供應源頭查探。而北京匯源飲料食品公司董事長朱新禮則期望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監控方面應當更嚴格一些,更細一些,真正的“良心企業”不怕政府的監管,讓市民吃到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