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用于工業的歷史-超聲波清洗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自超聲波技術問世以來,科學家們發現:一定頻率范圍內的超聲波,作用于液體介質里,可以達到清洗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試驗,不僅得到了滿意的效果,而且發現其清洗效率極高,由此超聲波清洗機被逐漸運用于各行各業中去。在應用初期,由于電子工業的限制,超聲波清洗設備電源的體積比較龐大,穩定性及使用壽命不太理想,價格昂貴,一般的工礦企業難以承受,但其出色的清洗效率及效果,仍然讓部分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一見傾心。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新一代的電子元器件層出不窮,應用新的電子線路以及新的電子元器件,超聲波電源的穩定性及使用壽命進一步的提高,體積減小,價格逐漸降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第三代超聲波電源問世,既逆變電源,應用最新IGBT元件。新的超聲波電源具有體積小,可靠性高,壽命長等特點,清洗效率得以進一步提高,而價格也降到了大部分企業可以接受的程度。
眾所周知,人們所聽到的聲音是頻率20~20000Hz的聲波信號,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之為超聲波,聲波的傳遞依照正弦曲線縱向傳播,即一層強一層弱,依次傳遞,當弱的聲波信號作用于液體中時,會對液體產生一定的負壓,使液體內形成許許多多微小的氣泡,而當強的聲波信號作用于液體時,則會對液體產生一定的正壓,因而,液體中形成的微小氣泡被壓碎。經研究證明:超聲波作用于液體中時,液體中每個氣泡的破裂會產生能量極大的沖擊波,相當于瞬間產生幾百度的高溫和高達上千個大氣壓,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空化效應”,超聲波清洗正是應用液體中氣泡破裂所產生的沖擊波來達到清洗和沖刷工件內外表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