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車間使用化學藥品使用須知
1. 化學藥品的進出須登記,并知會管理人,并附上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於實驗室門口。
2. 使用化學藥品前,請詳讀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并告知管理人。
3. 換酸前必先穿著防酸塑膠裙,戴上防酸長袖手套,頭戴護鏡,腳著塑膠防酸鞋,始可進行換酸工作。
4. 不得任意打開酸瓶的蓋子,使用后立即鎖緊蓋子。
5. 稀釋酸液時,千萬記得加酸於水,絕不可加水於酸。
6. 勿嚐任何化學藥品或以嗅覺來確定容器內之藥品。
7. 不明容器內為何種藥品時,切勿搖動或倒置該容器。
8. 所有化學藥品之作業均須在通風良好或排氣之處為之。
9. 操作各項酸液時須詳讀各操作規范。
10. 酸類可與鹼類共同存於有抽風設備的儲柜,但絕不可與有機溶劑存放在一起。
11. 廢酸請放入廢酸桶,不可任意傾倒,更不可與有機溶液混合。
12. 廢棄有機溶液置放入有機廢液桶內,不可任意傾倒或倒入廢酸桶內。
13. 勿任意更換容器內溶液。
14. 欲自行攜入之溶液請事先告知經許可后方可攜入,如果欲自行攜入之溶液具有危險性時,必須經評估后方可攜入,并請於容器上清楚標明容器內容物及保存期限。
15. 廢液處理:廢液分酸、鹼、氫氟酸、有機、等,分開處理并登記,回收桶標示清楚,廢液桶內含氫氟酸等酸鹼,絕對不可用手觸碰。
16. 漏水或漏酸處理:漏水或漏酸時,為確保安全,絕對不可用手觸碰,先將電源總開關與相關閥門關閉,再以無塵布或酸鹼吸附器處理之,并報備管理人。
化學工作站(大概指腐蝕槽)操作
1. 操作時須依規定,戴上橡皮手套及口罩。
2. 不可將塑膠盒放入酸槽或清洗槽中。
3. 添加任何溶液前,務必事先確認容器內溶劑方可添加。
4. 在化學工作站工作時應養成良好工作姿勢,上身應避免前傾至化學槽及清洗槽之上方,一方面可防止危險發生,另一方面亦減少污染機會。
5. 化學站不操作時,有蓋者應隨時將蓋蓋妥,清洗水槽之水開關關上。
6. 化學藥品濺到衣服、皮膚、臉部、眼睛時,應即用水沖洗濺傷部位15分鐘以 上,且必須皮膚顏色恢復正常為止,并立刻安排急救處理。
7. 化學品外洩時應迅速反應,并做適當處理,若有需要撤離時應依指示撤離。
8. 各化學工作站上使用之橡皮手套,避免觸碰各機臺及工作臺,及其它器具等物,一般操作請戴無塵手套。
RCA Method
1. DI Water 5min
2. H2SO4:H2O2=3:1 煮10~20min 75~85℃,去金屬、有機、油
3. DI Water 5min
4. HF:H2O 10~30sec,去自然氧化層(Native Oxide)(如接
著要氧化的話,則該步驟不需要)
5. DI Water 5min
6. NH4OH:H2O2;H2O=1:1:5 煮10~20min 75~85℃,去金屬有機
7. DI Water 5min
8. HCl:H2O2:H2O=1:1:6 煮10~20min 75~85 ℃ 去離子
9. DI Water 5min
10. Spin Dry
清洗注意事項
1. 有水則先倒水﹐H2O2最后倒﹐數字比為體積比。
2. 有機與酸鹼絕對不可混合﹐操作平臺也務必分開使用。
3. 酸鹼溶液等冷卻后倒入回收槽﹐并以DI Water沖玻璃杯5 min。
4. 酸鹼空瓶以水清洗后﹐并依塑膠瓶﹐玻璃瓶分開置於室外回收筒。
5. 氫氟酸會腐蝕骨頭﹐若碰到立即用葡萄酸鈣加水涂抹,再用清水沖洗乾凈,并就醫。碰到其他酸鹼則立即以DI Water大量沖洗。
6. 清洗后之Wafer盡量放在DI Water中避免污染。
7. 簡易清洗步驟為1-2-9-10;清洗SiO2步驟為1-2-10;清洗Al以HCl:H2O=1:1。
8. 去除正光阻步驟為1-2-10,或浸入ACE(???)中以超音波振盪。
9. 每個玻璃杯或槽都有特定要裝的溶液﹐蝕刻、清洗、電鍍、有機絕不能混合。
10. 廢液回收分酸、鹼、氫氟酸、電鍍、有機五種,分開回收并記錄,傾倒前先檢查廢棄物相容性表,確定無誤再傾倒。
無塵車間使用化學藥品使用須知由KLCFILTER風淋室整理并首發;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klcfilter.com!聯系人:黃貞民-13570963007